一口爆汁!库尔勒西梅成熟啦~

发布时间:2025/08/28 18:53 来源: 点击数: [打印]

8月25日,库尔勒市哈拉玉宫镇台斯砍村的西梅地里,紫红色的果实压满枝头,清甜的果香在田埂间弥漫。果农穿梭其间,采摘、分拣、过秤、装箱,忙碌的身影与沉甸甸的果篮相映衬,勾勒出一派丰收的图景。

“你看这果肉,多瓷实!”果园负责人林岩拿起一颗刚从树上摘下来的西梅,指尖还沾着果霜,“尝尝,不光甜在舌尖,更在心里。我们种了150亩西梅,早早就被订完了,目前正抓紧采收,预计能产30吨,产值40万元左右。”



分拣台旁,工作人员按照西梅的色泽、大小分装成箱,村民艾买提·买买提跟着林岩干了8年,剪枝、采摘、包装样样都行,每月能挣4000余元。“以前种地没经验,挣不着钱,只能外出打工。现在在家附近就能挣钱,孩子上学、老伴看病都方便,心里踏实。”艾买提笑着说。



在林岩的果园里,像艾买提这样的“果园工人”有30多个,忙时一天要雇100人。从春夏季管护到秋季采摘,西梅、桃子、红枣等水果近8个月的用工需求,为村民铺就“家门口的就业路”。



西梅产业的“民生密码”远不止于此,物流车往来如梭,带活了运输业。周边的包装材料、农资销售也跟着红火起来。一颗西梅串起一条产业链,让村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从“受益者”变成“建设者”。



在哈拉玉宫镇,西梅只是林果产业的“一抹亮色”。1280亩杏树、1300亩桃树、1600亩枣树、3.4万余亩香梨与西梅,绘就“四季有果、全域飘香”的现代农业种植画卷。



“我们不搞‘一哄而上’,得按土壤、气候特点来,让‘特色’成‘优势’。”哈拉玉宫镇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雪开提·吾布力说,这里阳光充足,西梅水分足、甜度高,早已形成“香梨稳根基、特色林果创增收”的发展格局。香梨筑牢基本盘,西梅、杏子等走“小众精品”路线,让每一寸土地释放“甜蜜潜力”。


夕阳西下,最后一筐西梅装上货车,为今年的采收画上句点。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从“种得好”到“卖得好”,这颗穿越戈壁风沙的果实,正以最朴实的滋味,记录着乡村振兴的“甜蜜答案”。库尔勒的香梨、草莓、杏子、葡萄,正循着这样的轨迹,让更多“甜蜜故事”在田野间流淌,让乡村振兴的答卷充满烟火气。(记者 阿依佐合热·阿尤甫 马丽娟 实习生 麦尔哈巴·麦麦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