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又称汉森氏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发的慢性传染病,堪称人类最古老的疾病之一,曾与梅毒、结核并列为世界三大慢性传染病,给人类带来极大痛苦。
麻风杆菌偏爱侵犯人体的皮肤、周围神经、上呼吸道黏膜和眼睛。皮肤症状是常见的早期表现,患者面部、四肢或躯干会悄然出现一块或几块圆形红斑或淡红色斑,形似“癣”,却不痒,且红斑处麻木、不出汗。随着病情发展,整个面部可能弥漫性潮红,呈“酒醉”样,眉毛也逐渐脱落。神经方面,受侵犯的神经会变得粗大、疼痛,患者手、足皮肤麻木,浅感觉丧失,进而出现手指弯曲、足垂、嘴歪等症状。
不过,大家不必过度恐慌。其传染源主要是未经治疗的麻风病患者,传播途径主要为飞沫传播和皮肤密切接触传播,95%以上的人对麻风杆菌有正常的抵抗力,即便感染,发病比例也极低。有以上症状人员,可以到三甲医院皮肤科就诊。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患者是控制传染源的关键。与患者密切接触的高危人群,定期检查必不可少,以便及时察觉潜在风险。切断传播途径至关重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与患者接触时避免直接触碰病变部位,同时确保居住环境通风良好,让病菌无处遁形。另外,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能帮助我们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筑牢健康防线。
治疗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麻风联合化疗方案效果显著,用药1天后即可杀灭体内99%的麻风杆菌,多菌型病人规则服药2年、少菌型病人服药半年便可治愈,还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复发。
麻风病早已是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疾病,患者也渴望正常的生活,需要多一些理解和接纳。一个微笑、一次友善的交流、一份实际的帮助,都可能成为一束光,给予他们重新拥抱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通讯员 耿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