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接诊超9万人次!梨城这家医院“中医+妇幼”诊疗模式受热捧

发布时间:2025/02/19 10:00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点击数: [打印]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以其“简、便、效、廉”的特点,在疾病治疗、预防和康复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库尔勒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市妇幼院)积极探索“中医+妇幼”融合模式,将中医药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医疗保健,把中医适宜技术渗透于临床和保健科室,将传统中医与现代医疗技术相结合并加以创新,打造中医药妇幼医疗保健服务品牌,形成了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妇幼健康管理模式。2024年,市妇幼院康复医学科接诊超9万人次。

专业+服务接诊量持续攀升

2月13日,市妇幼院一楼大厅及其他门诊科室楼层,许多患者在等待就诊。在康复医学科,康复技师田诗琪正专注地为一名儿童进行推拿。她表示,近期选择中医治疗的儿童数量明显增加,主要以治疗积食、便秘、感冒、咳嗽等症状为主。


一位患儿家长韩先生表示,他5岁的孙女因感冒、咳嗽及食欲不振前来就诊。经过5天的中医综合治疗,孙女的食欲显著提升,感冒症状也完全消失。

与此同时,另一间康复室内,患者周姗正在接受中医产后康复治疗。她因产后腹直肌分离导致腹部肌肉松弛、腹部突起,并伴有腰背疼痛。“经过一周多的中医康复治疗,缓解了很多。”周姗说。

此外,37岁的初产妇王女士也选择了中医治疗。她在产后一个月出现高烧、右侧乳房红肿及胀痛等症状。医院采用中医穴位按摩、乳腺艾灸、耳穴压豆、刮痧及拔罐等综合疗法,成功将其疼痛评分降至0级。

市妇幼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张华介绍,科室凭借专业的中医康复服务,赢得了患者的广泛好评。2024年,康复医学科接诊人数超过9万人次,这一成绩对于县级妇幼保健院康复科来说,实属不易。

中医药特色诊疗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

市妇幼院是较早开展中医药业务的妇幼保健机构,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家实施“中医药强国”战略,大力倡导发展中医药事业,市妇幼院也多措并举,加强软硬件建设,狠抓临床科研项目,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全面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

硬件方面,投入资金对中医门诊与病房进行改造升级,打造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配备较好的中医诊疗康复设备,为中医特色治疗服务提供有力支持。软件方面,注重中医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近几年,市妇幼院引进5名优秀中医专业人才,不断充实中医药人才队伍;医院通过“传帮带”以及鼓励自学等形式,营造学习中医药知识的浓厚氛围;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人员业务培训。共选派5名中医骨干到国内知名中医医院进修学习,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多次邀请知名专家来院授课培训。

同时,狠抓科研项目建设,开展中医在妇科、儿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近年来,共成功立项、开展4个与中医药相关的科研项目。

其中,康复医学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张华主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病《哺乳期乳腺炎中医适宜技术联合低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应用》项目获得了全国优秀奖,论文被组委会专家组审议录用并发表;张华主持的《产后康复理疗针对产妇进行身体恢复的应用与推广》项目,立项为库尔勒市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24年8月市妇幼院作为新疆的6支代表队之一参加全国康复护理比赛,获得了优秀奖。

今年1月,市妇幼院与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合作,成立“亢氏眼科”近视干眼中西医康复中心联盟。通过这一联盟,市妇幼院能够引入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眼科疾病诊疗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融入中西医结合的康复理念,提升本地眼科医疗水平,推动眼科医学发展。

“我院创建了巴州首家公立产后康复中心,在产后恢复中医疗法上进入了快车道。近几年,每年都有十余家同行医疗机构来观摩和交流。”张华说。

“中医+妇幼”融合打造妇幼中医特色品牌

市妇幼院积极将中医适宜技术融入康复医学科、产科、妇科、儿科、儿保科等全领域,致力于适合各专科发展的特色中医技术研究和应用,专注于运用中医药方法对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保健和治疗,广泛开展中医特色诊疗康复项目,为妇女儿童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优质中医药保健服务,打造妇幼中医特色品牌。

在产妇康复和儿童保健方面,医院将中医辨证论治与适宜技术相结合,应用中药、针灸、艾灸、火罐、推拿按摩、中药熏蒸、穴位贴敷、电针等传统中医疗法,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减少了药物的使用,深受广大妇女儿童的欢迎。

中医妇科方面,市妇幼院采用传统中医治疗与现代康复医学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妇科炎症、乳腺疾病、孕期调理、产后康复、人流术后康复及产后身体塑形等问题进行全面康复治疗。特别是在乳腺疾病治疗和产后康复方面,医院已形成了自身特色,并产生了显著的品牌效应。


针对儿科疾病患者年龄小、体质弱、免疫功能未发育完善等特点,市妇幼院中医儿科门诊医生根据患儿个体情况和不同症状,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药物与穴位贴敷、艾灸、小儿推拿、拔火罐等疗法,治疗疾病的同时,有效增强患儿免疫力。此外,针对小儿消化不良、厌食、便秘、发育迟缓、斜颈、遗尿、夜啼等疾病,采用一系列中医治疗方法,达到“治病求本”“未病先防”的目的。


2025年,市妇幼院将基于以往经验,重点开展儿童眼视力中医保健项目,为患有弱视、近视、斜视、视力下降的儿童提供绿色疗法。

中西医结合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

医院在妇科、儿科及孕产妇保健领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发挥西医精准诊断优势,利用中医整体调理特点,中医科与妇科、儿科、产科等科室紧密合作,为患者提供综合治疗方案。鼓励全院非中医主导科室与中医科协作诊疗,制定并持续推广妇幼中西医结合治未病干预方案和康复方案。将中医药工作理念融入妇幼保健全生命周期,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


为加强中西医交流与协作,医院定期组织中西医病例讨论和学术交流活动,促进西医医生学习中医理论知识与诊疗技术,让中医医生了解现代医学最新进展,实现中西医相互借鉴、优势互补。此外,医院还开展中西医结合科研项目,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新方法、新途径,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市妇幼院开展的4个科研项目均为中西医结合项目,其中1项荣获全国优秀奖,1项被列为库尔勒市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这些成就体现了市妇幼院在中医治疗方面的先进做法,以及中西医结合、个性化治疗和“治未病”理念的深度融合。通过特色技术应用、科室建设、社区服务和科研创新,为妇女和儿童提供了全面、高效的中医健康服务。

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升群众认知度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张华表示,弘扬中医药文化,增强群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认同感,是每位中医人的责任。为此,医院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宣传推广。


在医院内部,门诊大厅、楼层走廊、病房等区域均设置了中医药文化墙,候诊区则摆放了宣传册(页),展示中医药的历史、发展历程、特色疗法以及养生保健作用。此外,医院还通过举办中医药知识竞赛、中医药文化讲座和中医义诊等活动,吸引职工和群众的广泛参与,提升患者对中医药的认识和兴趣。开展中医药文化推广活动,让群众在认识中医药、感受中医药、享受中医药诊疗的同时,提高市妇幼院“妇幼+中医”的知名度。

为进一步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医院组建了全疆首个白衣天使专家讲师团,定期到社区开展中医药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超过10万份,普及妇女和儿童的中医保健知识。医院还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中医药科普短视频,并在微信公众号开设中医康复知识宣传栏目,推送中医养生保健法和食疗法,让更多人了解并受益于中医药。

“医院中医事业经历了从最初‘推广中医不被患者接受’,到如今‘病人主动要求中医治疗’、接诊量大幅攀升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凝结了医护人员的心血。”库尔勒市妇幼保健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王建平说,“今后,市妇幼院将秉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理念,加强与同行的交流与合作,继续探索中西医融合发展之路,提升中医药特色医疗康复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保健优势与特色,推动全市妇女儿童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记者库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