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文明实践齐参与 共赴美好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5/10/11 10:18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打印]

连日来,库尔勒市各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共享美好生活。


朝阳街道

近日,朝阳街道丰源社区在丰源·睦邻汇开展“一锤艾香气,闲享慢时光”亲子互动主题沙龙。


大墨蒲公英专业老师带来“嗅觉小课堂”,现场分发柠檬香油、头疗专用香油等天然精油。“大家先闻一闻柠檬香油,有没有感受到清新的味道让人放松?”老师一边引导,一边讲解精油的提取来源与功效,从柠檬香油的提神作用到头疗香油的舒缓功能,通过直观的嗅觉体验,让亲子家庭进入轻松的活动氛围。

艾草捶棒制作环节,老师从挑选陈艾绒、裁剪棉纸,到控制捶打力度、固定绳结,每个环节都详细示范,并穿梭在各组家庭间耐心指导。家长陪伴孩子慢慢尝试,有的帮忙扶纸,有的指导握锤姿势。不一会儿,带着淡淡艾香的捶棒逐渐成型,孩子们兴奋地展示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成就感。

“既能让孩子了解香油和艾草知识,还能一起动手制作,这样的活动特别有意义。”家长王女士说。(通讯员麦迪乃木·阿布迪力木)


希望街道

近日,希望街道友好社区组织开展“服务换积分,积分兑实惠”活动。


友好社区依托党员“双报到”平台,梳理在职党员的特长与居民需求清单,制定“服务积分细则”——党员参与政策宣讲、环境整治、独居老人帮扶等志愿服务,可根据服务时长与成效累计积分;居民则通过参与社区议事、文明创建、邻里互助等活动获取相应积分。

友好社区服务大厅设置积分兑换专区,摆放洗衣液、洗洁精、保温杯、抽纸、香皂、牙膏等日常生活用品。“双报到”党员志愿者负责引导登记,讲解积分兑换规则及“服务时长换积分,积分兑物资”激励机制,并协助完成积分核对与物品发放。党员志愿者秦冬霞在兑换完书籍后,主动留下协助维持现场秩序,实现“服务—积分—再服务”的良性循环。


志愿者苏比努尔·德力夏提说:“没想到参与志愿服务还能获得奖励,有志愿活动我一定更积极主动参与。”

通过“服务—积分—回馈”闭环机制,实现志愿服务积分“变现”,有效吸引更多居民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用“小积分”撬动社区“大治理”。友好社区将以此次积分兑换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拓宽服务内容与兑换品类,推动党员“双报到”从“报到”向“常驻”转变,真正让党员服务沉到基层、暖到民心。(通讯员顾金莲)


文华街道

近日,文华街道辰兴社区以“文墨润初心书香浸楼兰”为主题,举办第134期读书分享会。辖区书友与阅读爱好者齐聚一堂,围绕经典名著《骆驼祥子》展开深入交流,同时融入《论语》智慧解读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让书香浸润人心,让思想碰撞火花。


主持人介绍《骆驼祥子》作为中国现代文学里程碑之作的价值。主讲人结合20世纪20年代北平社会背景,带领听众重温农村青年祥子“买一辆属于自己的黄包车”这一梦想的破碎过程,深入剖析祥子悲剧背后个人与时代的关系,解读虎妞、小福子等角色所折射的人性与命运。

大家一致认为,《骆驼祥子》撕开了民国时期所谓“浪漫美好”的表象,揭示出普通人真实的生存困境;对比当下,更应珍惜如今“每个平凡梦想都能生根发芽”的时代。活动设置《论语·述而篇》学习环节,解读“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等经典语句,引导大家以包容的心态看待努力生活的人,传承“见贤思齐”的向善精神。


最后,分享会通过组织观看主题视频,强调个人梦想与民族发展的紧密联系,指出唯有各民族凝聚一心、相互尊重包容,才能为个体梦想实现提供最坚实的土壤。

居民党员李玟梅说:“通过经典解读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结合,不仅能提升人文素养,更能凝聚奋进的力量。我将持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社区文化建设贡献力量。”(通讯员 车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