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勒画家绘40米长城墙画 把祖国热爱“绘”进村民心坎
发布时间:2025/09/25 16:20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打印]
秋意渐浓,库尔勒香梨缀满枝头,丰收的芬芳弥漫乡间。9月23日,在恰尔巴格乡上阔什巴格村村委会前,一幅长达40米、高2.5米的墙画《家门口的万里长城》吸引着众人目光。青灰色城墙沿山势起伏,砖石纹理在阳光下若隐若现,烽火台与秋风相映,将千年历史的厚重与新时代的朝气融于一体。
吾甫·加帕尔向群众介绍绘画作品。通讯员 黄万里 摄
“我把万里长城画在家乡的墙上,就是想让村民和孩子们抬头就能看见这绵延起伏的长城,把对祖国的热爱刻在心里。”创作者吾甫·加帕尔身兼数职——他既是恰尔巴格村干部,也是库尔勒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巴州文联全委会委员。扎根巴州文艺土壤的他,从9月8日开始,用一周时间让万里长城“绘”进村民心坎,更以画笔诉说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真挚祝福。
今年5月,作为基层文艺骨干,吾甫参与了“我从新疆来·一路向北京”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活动,圆了期盼已久的“北京梦”。在八达岭长城,他抚摸着历经风雨的城砖,内心激荡着难以言喻的感动:“指尖触摸到的不仅是砖石,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脉络。”此前画长城全凭图片资料想象的他,用手机多角度拍摄细节——砖石缝隙、垛口形态、烽火台结构,甚至岁月侵蚀的痕迹,都一一记录。
回到库尔勒后,吾甫选定上阔什巴格村村委会墙面作为创作地点,决心搭建一座连接边疆与首都的“精神桥梁”。创作中,他既刻画砖石的细腻纹路,又展现长城蜿蜒群山的磅礴气势。他的家人、返乡大学生和村干部们深受感染,自发组成志愿队,调颜料、搬工具,共同完成了这幅凝聚深情的作品。
“这儿来往的群众多,正好能给父老乡亲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增进各族群众‘五个认同’。”上阔什巴格村党委副书记热比彦·艾维拉说。
如今,这幅长城墙画已成为村里的“网红打卡点”,更成为连接各族群众情感的精神纽带。每天都有村民和孩子驻足欣赏,用手机记录这道风景线。“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到长城,觉得特别遥远,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见,感觉太棒了。”村民阿卜杜拉·买买提说。
吾甫自1993年从事乡村美术教育以来,始终用画笔描绘时代图景。2020年,他主动请缨,担任恰尔巴格乡乡村画苑负责人。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墙绘到二十四节气文化长廊,他的作品装点着库尔勒的街巷。在恰尔巴格乡“乡村画苑”,百余幅作品记录着各族群众的幸福生活——老人弹奏热瓦普、各族群众欢歌起舞、香梨丰收采摘……每一笔都是民族团结的缩影。
“艺术是最生动的语言,传递最真挚的情感。”吾甫定期举办公益绘画班,手把手教村民和孩子调色、构图。教学中,他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解技巧:“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中华文化的种子,比画多少幅画都重要。”
为让作品更具生命力,吾甫从北京归来后系统学习国画技法,深入研究传统山水画“皴法”,将披麻皴的细腻用于描绘香梨园晨雾,用斧劈皴的刚劲展现孔雀河沿岸岩石,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本土特色完美交融。
夕阳西下,金色余晖为“长城”镀上温暖金边。吾甫站在画前,看着孩子们在画前嬉戏,村民驻足交谈。他知道,这道“心灵长城”已深植边疆沃土,不仅画在墙上,更刻进人们心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下生动注脚。(记者 赵爽 通讯员 黄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