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糖尿病日丨科学控糖,拥抱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25/11/17 10:39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点击数: [打印]

2025年11月14日是第19个联合国糖尿病日,2024-2025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DiabetesandWell-being),重点关注职场糖尿病。

今年的口号是——了解更多,行动更多,关注职场糖尿病。旨在呼吁将糖尿病患者的整体幸福感置于护理的核心,而不仅仅关注血糖,从而进一步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或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是其主要特征。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伴有胰岛素作用缺陷(即胰岛素抵抗)。

http://mmecoa.qpic.cn/sz_mmecoa_png/RL4NicwQw03kjDAqtaiaa5ibSRXDb7JryGLibxLWvn7oeM8JVpZDGbTzEO7osSgWrIPa04ibkibDpZUqUpkWqwhColWg/0?wx_fmt=png

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1.急性并发症

因急性高血糖引起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等急性并发症,如果救治不及时可能危及生命。

2.慢性并发症

因长期慢性高血糖导致的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主要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和心力衰竭,其中ASCVD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周围血管疾病。微血管病变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脏病、糖尿病神经病变。上述血管病变可以导致心肌梗死、卒中、失明、肾衰竭、截肢等严重后果,是糖尿病患者致残或致死的主要原因。

升糖“刺客”有哪些?

1.主食类:白粥(淀粉糊化后升糖指数高,易致餐后血糖飙升)、糯玉米(升糖指数偏高)。

2.水果及相关制品类:

高GI水果:榴莲、红枣、葡萄等,需谨慎食用;

低GI水果:猕猴桃、橘子等,可少量食用;

鲜榨果汁:去除膳食纤维后升糖指数大幅上升,不建议饮用。

3.零食及油炸类:

高糖高脂零食:糖果、巧克力(非黑巧)、薯片、蛋糕等,含大量糖油,升糖指数高;

油煎油炸食物:油条、油饼、麻花等,热量极高,也会影响血糖控制。

不吃糖就不会得糖尿病?

很多人认为患糖尿病是因为糖吃太多的原因,只要拒绝吃糖、喝奶茶等各种甜食,就可以远离糖尿病。其实,这种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吃糖与糖尿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如果长期摄入过甜的食物或是含糖饮料等,会导致超重、肥胖,增加代谢疾病发生的风险。糖尿病与肥胖以及超重有一定的相关性,长期摄入过多的糖分,患糖尿病的概率会明显高于健康饮食的人群,因此要做到吃糖有度。

如何预防糖尿病?

1.经常运动:保持运动对糖尿病的预防至关重要。每天运动30分钟,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能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抑制肥胖,减轻体重,改善脂肪代谢,促进葡萄糖的氧化运转。


2.控制饮食:经常吃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人是糖尿病的青睐对象。为了预防糖尿病,饮食必须控制,要选择低热量、高纤维素饮食,常吃蔬菜、水果和粗粮,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3.控制饮食和血压: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超重和肥胖的孩子越来越多,糖尿病也开始一步步逼近青少年群体。为了有效预防糖尿病,首先就要把体重降下来,使体重接近正常。高血压也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控制好血压,也就等于预防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4.定期测量血糖:定期测血糖有助于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成年人每年要进行一次体检,糖尿病高危人群应每半年测一次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