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贴1%!国家消费贴息贷款落地库尔勒
发布时间:2025/09/19 11:12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打印]
9月1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实施,进一步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进经济加快向好发展。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一政策已经在工商银行巴州分行、中国银行巴州分行、邮储银行巴州分行等国有银行分行落地执行,各银行纷纷细化实施细则,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截至目前,邮储银行巴州分行已为14户发放贴息消费贷款167.6万元。
这一政策有哪些规定?贷款经办机构有哪些服务举措?能享受多少实惠?如何申请办理贴息个人消费贷款?针对群众关心的问题,记者就采访情况进行梳理。
本次消费贷款贴息范围是什么?
《实施方案》明确: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
贴息标准是多少?
《实施方案》规定,贴息按符合条件的实际用于消费的个人消费贷款本金计算,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政策执行期内,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其中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单笔5万元以下的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例如,市民王女士在某贷款经办银行办理一笔5万元年利率3%的个人消费贷款,贷款期限为1年,原本需支付1500元利息,贴息后仅需1000元,节省了500元利息支出。
银行如何识别符合贴息条件的消费?
工商银行巴州分行个人信贷部总经理朱泽宇介绍,该行将在依法合规取得客户授权的前提下,对贷款发放账户符合贴息条件的消费交易进行系统识别,利用科技赋能,提升服务质效,最大限度简化客户贴息的操作流程。
中国银行巴州分行工作人员提供的资料显示,该行系统会自动识别客户消费行为是否符合贴息政策。对于系统未能自动识别的,采取客户提交与贷款使用相对应的消费发票等消费凭证,中国银行通过线下审核的方式进行识别,审核通过后进行贴息。
中国银行巴州分行工作人员提示,消费贷款资金通过转账至个人、取现等方式使用的或其他未实际用于消费的,不享受贴息。
记者了解到,巴州其他贷款经办银行也以系统自动识别为主,结合线下审核的方式进行。
如何申请办理享受贴息的个人消费贷款?
朱泽宇说,工商银行巴州分行为客户提供便捷的申请途径,客户只需在手机银行APP上点击“个人消费贷款贴息专区”,即可在线申请贷款,并签署相关贴息协议。工商银行符合贴息政策的贷款品种包括消费类的个人信用消费贷款、房屋抵押消费贷款、金融资产质押贷款、退役军人乐业贷、助商组合贷、涉农贷款等。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可通过手机银行申请,实时授信,最快当天提款。
邮储银行巴州分行消费信贷部经理李莎表示,该行全流程线上办理个人消费贴息贷款,最快10分钟审批完结。
记者从中国银行巴州分行了解到,中国银行已将贴息协议签署环节嵌入手机银行贷款流程,客户提款时即可完成贴息协议签署。对于存量消费贷款客户,中国银行手机银行消费贷款页面上线“消费贷贴息”专区,提供补充签署贴息协议服务。
中国银行采取贴息资金直接抵扣贷款利息的方式实现财政贴息资金发放。政策期内,贴息资金将在客户每月还息时直接抵扣客户应还利息,客户只需支付剩余利息部分。若客户的贷款在2026年8月31日前仍未结清,银行将在该日进行一次结算,计算剩余可享受的贴息资金,并自动在客户后续还款时进行利息抵扣。
贴息过程中消费者应注意什么?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落地巴州,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优惠。消费者需要注意的是,申请个人消费贷款时,务必确保贷款用途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以便顺利享受贴息优惠。避免因违规操作而承担不良后果。各银行明确提示,借款人违法违规套取贴息资金的,银行将按规定扣减或追回,并纳入个人征信记录。
记者从中国银行巴州分行了解到,本次贴息资金由银行在贷款结息日先行垫付,贴息政策受益人相关信息按季度报送至当地财政及监管部门最终审定,如被判定为不符合政策要求,该行有权进行贴息扣减或追回。(记者 库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