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摆烂”到“共治” 库尔勒市老旧小区这样“破圈”蜕变

发布时间:2025/09/04 18:14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点击数: [打印]

今年以来,库尔勒市以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为主线,持续深化“红色物业”党建品牌建设,通过筑牢基层党组织堡垒、提升社区治理效能、践行用心用情服务,切实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群众身边,不断提升“红色物业”服务品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糊涂账”变“明白钱”

8月31日,东方名居小区“邻里时光馆”内,70岁的马土城正在和邻居打牌。“住了20多年,以前可没这么好的条件。”他感慨道:“现在社区建了这个场地,冬暖夏凉,天天都能来,日子可舒心了!”

这一变化是康都街道东方社区探索“红色物业”治理新模式的成果体现,而这个有1500多户居民的老小区曾长期陷入失管的“循环”中。


“小区矛盾纠纷投诉一年超百起,整个小区几乎处于‘摆烂’状态。”东方社区党委书记杨世皎介绍,原物业公司服务意识和能力不足,导致绿化荒废、垃圾清理不及时、公共设施破损无人维修。较低的服务质量,导致物业费收缴率仅为20%左右,物业无心改善服务,形成了治理“死结”。

2024年底,社区党委牵头引入新疆轻舟生活服务有限公司,创新采用“信托制”物业模式。该公司负责人任磊说:“所有物业费进入共管账户,居民可以实时查看每一笔钱的使用。物业只提取固定比例作为酬金,账户盈余使用由业主决定。”这一模式直击居民“钱不知花哪儿了”的痛点,彻底打破信任壁垒。

在“红色引擎”驱动下,社区党委成立物业联合党支部和业委会党支部,将物业管理纳入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以党组织为纽带,提升了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沟通效率,打破了以往‘物业单打独斗’的僵局。”杨世皎说。

多方合力清理积存垃圾上百车,修剪养护树木千余棵,补种灌木2万多株,打造景观花园、修复基础设施,建设涵盖业主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儿童托管中心、社区助餐中心的“四大中心”。

如今,小区道路整洁,绿意盎然,物业费收缴率大幅提升,居民满意度显著提高。“‘党建引领+信托制模式’,真正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任磊说。

“小管家”撬动“大治理”

8月27日下午,辰兴苑小区11号楼前污水井发生漏水,居民通过物业群反映问题后,巴州宏源新腾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物业管家迅速响应,工程部当天到场勘察并启动维修计划,承诺3日内完成修复。


对于住在一楼的居民石学明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以前反映多次,前物业只是疏通,治标不治本。冬天结冰、夏天返臭,实在难受,现在问题彻底解决了!”

辰兴苑小区由12个老旧小区整合而成,共2200余户住户,此前多家物业因服务质量不高,导致物业费收缴率长期徘徊在20%至40%,居民投诉不断。

面对治理困境,社区强化党建引领,优化重组业委会。文华街道辰兴社区党委书记向君梅说:“我们将业委会从最初的19人精简至11人,成立业委会党组织,不断提升履职效能。”今年1月,通过公开招投标,鸿源新腾物业正式入驻辰兴苑小区,一系列创新服务也随之落地。

同时,建立“物业小管家”分区负责制度,要求居民诉求5分钟内回复、30分钟到场处理;设立权责不清维修专项资金,每月拨出2000元灵活用于应急维修;物业自行垫资82万元,彻底整改多任物业未能解决的金色时代商场消防安全隐患……

“居民的事等不得、慢不得,只有把小事做实、难事做透,才能赢得信任。”巴州宏源鑫腾物业服务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李万廷说。

高效服务重塑居民对物业的信任。截至8月底,小区物业费整体收缴率超86%,居民投诉从以往每周至少3个降至0投诉。

这一转变离不开扎实的党建引领物业服务工作效能。社区每月在党组织引领下,召开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三方联席会议,专项破解治理难题;每季度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广泛凝聚社区、物业服务企业及共建单位等多方共识,形成协同共治的工作合力。

“党组织成为沟通的桥梁和行动的引擎。”向君梅说,现在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到小事及时办、难事合力办。

目前,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功能型党组织建设等形式,库尔勒市已实现物业企业党组织和业委会党组织“两个100%”全覆盖。(记者 迪力亚尔·艾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