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干乡贡拉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明实践“三股劲”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9/29 10:26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点击数: [打印]

近年来,兰干乡贡拉提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核心引擎,锚定理论宣讲“接地气”、科普服务“聚人气”、文体活动“添喜气”的“三股劲”工作方向,将文明实践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兰干乡贡拉提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于2024年11月成功获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自治区示范点,让文明新风浸润乡土,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绘就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生动图景。

政策润心细无声,团结筑基稳如山,理论宣讲“接地气”。

贡拉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破传统理论宣讲“单向灌输”局限,以群众听得懂、能领会的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每月固定开展理论学习,形成“干部讲政策+党员说变化+村民谈体会”的多元宣讲模式。2025年以来,已开展集中学习28场,覆盖2000余人次,有效推动政策知晓率大幅提升,让政策红利真正落地生根。


民族团结是贡拉提村发展的“根”与“魂”。实践站每月常态化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故事分享会,驻村工作队队员与村民代表共同解读“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理念,鼓励村民分享邻里互助的暖心故事;“百姓议事亭长廊”内,悬挂着各族群众共庆节日、共解难题的照片,让民族团结理念融入日常点滴。今年以来,已开展15场民族团结专题宣讲,“共跳一支舞、共吃一桌饭、共解一个难题”成为村内新风尚。

科技赋能促增收,服务暖心贴民意,科普服务“聚人气”




香梨种植是贡拉提村的主导产业,为助力村民提质增收,贡拉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专业农技服务队,将“农技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农业专家与本地种植能手根据季节变化,分阶段开展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果实套袋等技术培训,手把手指导村民掌握科学种植方法;同时建立“农技服务微信群”,实时解答村民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科技成为村民增收的“金钥匙”。

由68名党员、返乡大学生、热心村民组成的“新时代志愿服务队”,将温暖送到村民心坎上。服务队每月20日开展“精准帮扶”行动,为独居老人打扫房屋、代购药品;农忙时节帮助缺劳力家庭采摘香梨;截至目前,服务队累计服务时长超3000小时,“助老、助幼、助困、助农”的暖流遍布全村,凝聚起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



红色文化传薪火,活力乡村乐融融,文体活动“添喜气”

以重要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活动。“七一”期间举办的“乡村红歌会”,由村内文艺爱好者牵头组织,老人、孩子全员参与,歌词接龙、红歌知识问答等环节让现场氛围格外热烈;老党员坐在“百姓议事亭长廊”,结合自身入党经历与乡村的变迁,讲述红色故事,让红色记忆在歌声与讲述中代代相传。实践站在“百姓议事亭长廊”设置党建知识展板,结合“香梨产业如何提质”“村民收入如何增长”等身边事解读政策,开展党建知识竞赛,为获奖村民送上农具、生活用品等实用奖品,让理论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村民共同在村委会外墙绘制乡村振兴彩绘墙,香梨园、文化广场上、志愿者服务的身影跃然墙上,成为村内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文体活动同样精彩纷呈。贡拉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利用闲置场地,建成农家书屋、便民快剪点、公益洗衣房,满足村民多样化生活需求;定期举办拔河比赛、篮球赛、象棋赛等体育活动,每季度评选“文体积极分子”并颁发奖品,引导村民养成“运动健身、文明娱乐”的生活习惯。傍晚时分,文化广场上广场舞旋律悠扬,孩子们的笑声此起彼伏,勾勒出乡村生活的幸福图景,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愈发充实。

如今的贡拉提村,政策知晓率高了、民族团结氛围浓了、村民腰包鼓了、文化生活富了。贡拉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让文明实践的“三股劲”更足,让乡村振兴的画卷越绘越美。(通讯员 富晶 景蒙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