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库尔勒市英下乡阿克东村的食用菌大棚内,平菇抢“鲜”上市,迎来丰收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疙瘩”,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能。
走进英下乡阿克东村李文成的食用菌大棚,阵阵菌香扑鼻而来,一排排菌棒整齐码放,一朵朵鲜嫩肥硕的平菇长势旺盛,工作人员穿梭其中,忙着采摘、装筐,呈现出一派热闹的丰收景象。
今年是李文成种植平菇的第四个年头。目前,他经营的8个大棚里种植了3万余棒平菇,每批平菇的生长周期可持续6个月,每个菌棒可采摘5茬,平菇高峰期日产量达七八百公斤。
李文成全家都投入到了平菇的经营中,从菌包制作、温湿度调控到采摘销售,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产链。凭借精细化管理,平菇品质稳定,按照不同等级,定期联系批发商进行销售。“今年的平菇长势特别好,产量高、品质优,全年都可以采摘。”李文成说。
食用菌的菌包将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像玉米芯、玉米秸秆、小麦秸秆、香梨枝等,都能巧妙转化为生产平菇的原材料。粉碎后的秸秆经科学调配、发酵,摇身一变成为富含营养的菌床“沃土”,为平菇生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我们的菌包是用棉籽壳,自己调配的,半年更换一次,种出来的平菇肉质厚实、口感鲜嫩,很受市场欢迎。”李文成介绍,不仅供应库尔勒本地,还有不少周边地区的收购商上门采购。
产业发展旺,致富劲头足。谈及未来的发展,李文成说:“如果市场行情持续向好,我们将尝试引进更多优质菌种,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小小平菇正成为了带动村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为库尔勒市特色农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记者刘茜琳王红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