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叩响文明新声

发布时间:2025/09/24 10:23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点击数: [打印]

在斑马线上邂逅一朵绽放的梨花,于红绿灯前会心一笑“哈酒上了头,开车丢自由”,在乡村道路上遇见正为果农办牌照的“流动车管所”……在库尔勒市,文明交通正以多种形式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交通是城市运行的重要支撑,也是文明程度的直观体现。库尔勒市从细微处着手,用一句有温度的标语、一次走心的服务、一道有故事的标线,让文明成为可触可感的日常风景。


库尔勒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通过“警医企”联动模式,在兰干乡组织开展了“流动车管所”工作。

标语“出圈”,传递文明温度——安全提示也可以很暖心

“舍小‘盔’吃大亏”“喝得醉醉撞得碎碎”……这些押韵俏皮、接地气的标语,悄然亮相库尔勒市多个路口电子屏。这种“有梗”宣传,跳脱出禁止、严禁的冰冷语境,用群众语言讲安全道理,让文明安全提示不再是“耳边风”,而是“心头话”。方寸屏幕,成了传递温情的窗口,也折射出城市治理从“管人”向“共情”的智慧转变。


团结北路与喀拉苏路红绿灯交通安全宣传标语。


香梨大道与圣果路口红绿灯交通安全宣传标语。

服务“下沉”,延伸文明广度——“流动车管所”开进乡野田间

库尔勒市推出“警医企”联动机制,把车管所“搬”上车,开进果园、田埂、村口。民辅警、医生和企业人员组成服务队,现场为群众办理牌照和体检,“一站式”破解乡镇办证远、安全意识弱的难题。


库尔勒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通过“警医企”联动模式,在兰干乡组织开展了“流动车管所”工作。

从群众跑腿到服务上门,不仅是服务的升级,更是城乡文明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文明与安全理念深入“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底色。


库尔勒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走进乡村果园开展“流动车管所”宣传活动。

教育“入心”,积淀文明厚度——沉浸式交安课走进校园

在库尔勒市多所校园内,一堂堂“交通实景课”正悄然改变孩子们的认知。交警将信号灯、斑马线、交通标识等“搬”进操场,通过实景模拟、角色扮演,让孩子们沉浸式学习交通规则。


库尔勒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走进幼儿园开展交通安全体验课宣传活动。

寓教于景、融教于情,交通安全教育从书本走向体验,当孩子们在模拟路口主动驻足、规范通行,文明的种子正随着孩子们稳健的脚步,悄悄生根发芽。


库尔勒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走进学校开展交通安全体验课宣传活动。

街口“微笑”,点亮文明空间——创意斑马线重塑城市印象

斑马线还能“开花”?圣果路口,洁白梨花层层叠叠,行人如踏春而行;

还能“微笑”?石化大道路口,俏皮的笑脸跃然路面,治愈赶路的疲惫;

甚至能“奔跑”?田园路上蓝白线条如风掠过,藏着一双运动鞋图案的小彩蛋,走上去仿佛下一秒就要跟着节奏起跑。


圣果路口与香梨大道路口“梨花斑马线”。

这些创意斑马线,不仅设计美观,更用艺术的方式传递文明出行理念。当行人因一条创意斑马线而主动规范通行,文明出行便从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自觉。

夕阳西下,市民有序通过梨花斑马线,车辆主动礼让行人;放学时分,孩子们在路口认真践行“一停二看三通过”;乡村小路旁,“流动车管所”的工作人员耐心解答果农的疑问……点点滴滴,正是库尔勒以“绣花功夫”编织城市文明图景的生动体现。

文明,不在于宏大叙事,而藏于街头巷尾的细节之中;它在一句温馨提醒中传递,于一次文明礼让中彰显,更在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治理中扎根生长。库尔勒市正用这些交通“微改造”,让文明不仅被“看见”,更被“践行”,最终成为每个市民愿意践行、共同讲述的城市故事。(来源库尔勒市委宣传部 库尔勒市公安局 交通管理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