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发现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7月18日,库尔勒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发布健康提示:正值旅游旺季,人员流动频繁,外出旅游、工作不能掉以轻心,及时了解基孔肯雅热的相关知识并做好防控。
据介绍,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感染后,患者通常会突然高烧,体温可迅速飙升至39℃甚至40℃以上,同时伴有严重的关节疼痛,尤其是手腕、脚踝等小关节,还会出现皮疹。基孔肯雅热通常为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大多数患者在一周左右症状会逐渐缓解,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会发展为慢性关节炎,关节疼痛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专家提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基孔肯雅热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伊蚊就是通常身上带有黑白花纹的“花蚊子”。伊蚊喜在静止的清水中产卵,花盆托盘、闲置的瓶瓶罐罐、废弃轮胎、屋檐排水槽等都是它们的“育儿室”。伊蚊主要在白天叮咬人,尤其是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最为活跃。前往基孔肯雅热流行区,如果不注意防蚊,就有可能被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而感染这种疾病。
目前,基孔肯雅热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也没有疫苗可预防,因此,防蚊灭蚊、避免被叮咬是最有效的防护手段。
专家建议,可定期清理家中和周围环境的积水,每周至少一次彻底清洗储水容器,花盆、花瓶等有积水的地方都不能放过;闲置不用的盆盆罐罐,要倒扣放置,避免积水;庭院里的树洞、竹筒等能积水的孔洞,尽量用沙土填平。
家里安装纱窗、纱门,睡觉的时候使用蚊帐,将蚊子拒之门外。户外活动时,特别是蚊子活动高峰时段,尽量穿浅色、宽松的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还可以在暴露的皮肤和衣物上喷洒含有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近期有从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来库尔勒市旅游或者返回的,一定要加强个人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关节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蚊虫叮咬史和疫区旅居史。
库尔勒市医共体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院区
2025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