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来了莫慌张,科学避震有讲究

发布时间:2025/01/03 10:42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点击数: [打印]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5年1月2日12时40分在新疆伊犁州察布查尔县(北纬43.81度,东经81.27度)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地震来临时

只有掌握正确、科学的避震方法

才能尽量将损失和伤害降到最低

一旦发生地震

该如何正确避震呢?

↓↓↓

如何正确选择躲避点

1.地震时在室内,注意寻找躲避点

◆首先要关闭电源、火源。

◆寻找掩护,蹲下并抓牢身边物体。学会利用写字台、桌子底下的空间,或身子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然后双手抓牢固定物体。

◆如若身边没有这样的遮蔽物,可以用双臂护住头部和脸部,蹲在房间的角落。

◆远离玻璃制品、可能坠落的物品。

◆如正好躺在床上,不要随意移动,用枕头和被子护住头部,若床上有吊灯则要赶紧撤离。

2.地震时在室外,远离建筑物

◆地震时正好在室外,要注意远离建筑物、大树、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物体,寻找空旷的场地后蹲下,用双手护住头部原地等待。

3.被困废墟时,尽力保存体力

◆如若不幸被掩埋,不要随意移动,稳定好自己的情绪。

◆用手帕或布遮住嘴巴,避免吸入粉尘。

◆敲击管道或墙壁发出声音,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若其他办法都不奏效再大声呼喊,因为大声呼救会耗费更多体力并有吸入粉尘的危险。

如何避开逃生误区

这些逃生误区,一定要注意:

◆不要盲目逃离建筑物:地震预警时间短,加之房体受损、门窗变形,逃出建筑物并不容易,并很有可能在逃离的过程中因余震陷入危险之中。

◆不要选择跳窗逃生:跳窗本身很危险,若遭遇余震,生还的可能更低。

◆逃生时不要推搡:逃生时互相拥挤,一旦发生踩踏事件将是二次伤害,十分危险。

◆逃生时不要乘坐电梯:地震时电梯有可能极速下落。

◆不要藏在天桥或雨棚下:地震时这些遮蔽物极容易坍塌。

警惕次生灾害

地震还会引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

◆余震:大地震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余震。余震的持续时间很长,可能是几小时、几天,甚至几个月。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以为地震过去了就万事大吉。

◆滑坡、泥石流:地震若发生在山区,容易引发滑坡与泥石流。

◆火灾:地震爆发后,大地发生了多次晃动,可能会导致煤气管道爆裂,电线短路,引发熊熊大火。

◆海啸:沿海地区若发生地震,极有可能引发海啸。同样的道理,蓄水区域(水坝等)发生地震也会引发不同程度的水灾。

收藏!地震自救指南来了


















学习安全知识刻不容缓

掌握逃生技能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