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晨曦微露,巴州卡地尔商贸有限公司香梨冷库里已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兰干乡劳务经纪人买色旦木·吾休穿梭于分拣流水线间,仔细检查着香梨的成色。“这些库尔勒香梨将发往湖北,大家要仔细分拣。”她利落地向身旁的十余名务工群众叮嘱道。
空气中飘散着清甜的果香,分拣工人们手指翻飞、精准分拣,这些由劳务经纪人组织而来的村民,正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自己的增收梦。

有着8年劳务经纪人经验的买色旦木说:“我建了就业微信群,每天发布用工需求。现在带着20多人长期干,春节旺季能有70人。争取让乡亲们一年四季有活干,月月都有稳定收入。”

在她的带动下,兰干乡夏库尔村村民海热尼沙·阿不力孜也加入了务工队伍。“现在专心跟着经纪人干活,时间自由,每天能挣200元左右,日子越过越红火。”海热尼沙说。
这样的场景在库尔勒市并非个例。在托布力其乡,清晨8点的农田里已是人影绰绰。劳务经纪人帕夏罕·热合曼忙碌地巡视着每一块田垄。她不仅要组织30余名农户开始一天的采摘作业,更要仔细查看工具是否齐备,工作是否安排妥当。
“街坊邻居都愿意跟着我,合作的老板从最初的3个变成了30个。”帕夏罕说。从冷库香梨装卸、棉花种植到辣椒采收,她一年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用人高峰期能组织起百余人的队伍,个人年收入也达到了八、九万元。
在她的带动下,托布力其乡村民阿依努尔·艾力的家庭经济状况也得到了改善。曾经全靠丈夫5400元工资维持生计的四口之家,如今夫妻二人月收入达8000余元。“跟着经纪人干活,收入稳定多了!”阿依努尔欣喜地表示。

2025年前三季度,库尔勒市87名劳务经纪人如繁星点点,活跃在乡镇田间、企业车间,共带动村民高质量就业11044人次。
在上户镇,劳务经纪人组织2061人次参与红枣采摘、葡萄埋藤;在和什力克乡,36名村民前往阿克苏采摘苹果;在兰干乡,每日200—300元的务工报酬切实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为激发这支队伍的活力,库尔勒市创新实施“以奖代补”政策,筹集10万元专项资金,为表现突出的劳务经纪人、经济组织和乡镇给予奖补。
“我们用奖补资金解决村民中午就餐问题,同时为劳务经纪人提供劳保用品等必要支持,助力其开展工作,此项激励措施既激发了群众劳动热情,同时也提高了劳务经纪人的积极性。”托布力其乡副乡长乃比江·吐尔逊说。
政策的春风催生了满园硕果,在劳务经纪人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稳定就业增收。
如今,库尔勒市正通过企业观摩、送人到岗等专项活动,推动村民高质量就业。“我们将重点培养劳务经纪人、经济组织,通过岗位挖掘、经纪人带岗等就业方式实现就业并提供政策补贴,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并实现增收致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田甜说。(记者 迪力亚尔·艾尼)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