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守护自己,更在于照亮他人。库尔勒小伙周宇(化名)用七年的等待与一次坚定的捐献,为一名河南郑州血液病患者点亮生命之光,也让我们看到了人间大爱的力量与社会正能量的不断涌动。

10月18日,库尔勒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在火车站迎接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后返回库尔勒市的志愿者周宇(化名)。他的无私之举为一名素未谋面的郑州血液病患者点燃重生曙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28岁的周宇大学毕业后在某部队工作,并留在库尔勒。七年前,他在一次献血时与中华骨髓库结缘。在采血车上,他登记并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这一次登记,多年后却化作挽救生命的契机。今年6月,他接到库尔勒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电话,经初筛,与一名郑州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那一刻,他的心情既激动又紧张,想到能为素不相识的人带来生的希望,这是莫大的荣幸,并且意义深刻,他毅然决定完成捐献。
“能给生命带来生的希望,这是我做的最有意义的决定,希望他能好好治疗,早日康复。”周宇的话语朴实而真挚,却传递出沉甸甸的力量。

造血干细胞捐献并非易事。从高分辨配型确认到全面体检,从注射动员剂到最终采集,周宇经历了生理与心理的双重考验。为确保捐献顺利进行,他严格按照医嘱调整作息,克服药物带来的身体不适,始终以最佳状态迎接每个环节。自加入骨髓库以来,周宇已累计无偿献血4次,总献血量达1600毫升,并成为全国第21245例、新疆第218例非亲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他不仅是家人的骄傲,更是社会的榜样。”妻子刘女士(化名)全程陪伴并支持丈夫的决定。在她看来,丈夫的举动不仅给予患者第二次生命,更向社会传递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库尔勒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马涛表示,红十字会始终致力于推动造血干细胞捐献这项造福人类、挽救生命的光荣事业。周宇的成功捐献,是对红十字会工作的最大支持与鼓舞。他的榜样力量,将激励更多爱心人士了解并加入捐献志愿者行列,让更多患者看到生命的希望。
自2007年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以来,库尔勒市已有5000余名志愿者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新疆分库。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7例成功捐献案例。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是像周宇这样的普通人用爱心与担当书写的生命奇迹,更深刻诠释了“爱心与责任”的捐献核心。(记者 阿依佐合热·阿尤甫)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