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勒市2025年文化科技卫生 “三下乡”活动圆满举办

发布时间:2025/09/19 11:08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点击数: [打印]

近日,库尔勒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分别在和什力克乡、托布力其乡及哈拉玉宫镇等乡镇巴扎开展。活动聚焦群众所需所想,通过“送服务、强技能、传知识”的方式,将文化盛宴、科技锦囊与健康守护送到群众“家门口”,让惠民春风吹遍乡村大地。

文化下乡:点亮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递文明新风

“在巴扎上欣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太精彩了!”和什力克乡和什力克村村民王江华说。巴扎上,市文旅局联合市文化馆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赛乃姆”歌舞巡演活动,演员们身着民族服饰,用热情奔放的舞姿,展现独特的文化魅力,现场掌声此起彼伏,村民纷纷加入其中,与演员一起载歌载舞。


市图书馆设置“书香润乡村”展区,现场陈列《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等百余册图书,积极推广“扫码读全书”电子阅读服务,指导村民通过手机获取海量数字资源,搭建起乡村文化“加油站”。市司法局组织“一村一法律顾问”团队,设立法律咨询台,邀请律师围绕土地承包、婚姻家庭等村民关切的问题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服务。市委宣传部开展“移风易俗树新风”“扫黄打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和宣讲活动,通过案例解析、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指导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活动,积极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近年来,库尔勒市结合传统节庆,组织文艺小分队深入基层开展歌舞、戏曲等文艺活动,指导各乡镇街道开展“群众村晚”,不断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乡村振兴注入活跃文化动能。

科技下乡:破解生产难题,赋能乡村发展


市科技局开展棉花田间管理、库尔勒香梨秋季管理等农业技术专题培训,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在乡村科普馆通过PPT演示、实地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讲解棉田水肥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百余名棉农、果农携带笔记本现场记录。哈拉玉宫镇巴扎上,市科协将科普大篷车开进巴扎,机器人、机器狗表演吸引村民纷纷驻足观看、拍手叫好,孩子们围在展台前,目不转睛地观看科技展示。


库尔勒市充分发挥科技科普工作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全市12个乡村科普馆为乡村科普阵地,积极通过互动式体验、“点单”式授课、田地实操等方式,带领农户直观了解智慧农业的发展趋势。和什力克乡果农阿卜杜热合曼·麦麦提感慨道:“专家讲的棉花管理技术很实用,今年增产增收更有奔头了!。”

卫生下乡:守护群众健康,筑牢健康防线

“阿姨,您血压正常,继续按医嘱服药,定时来卫生院量量血压,心里才能有个底。”和什力克村卫生院院长向村民叮嘱道。市卫健委组织乡镇卫生院,为村民提供血压血糖检测、中医问诊等服务,针对高血压、关节炎等常见病开具个性化诊疗方案,累计接诊百余人次。医护人员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发放《农村常见疾病预防手册》300余份。同时,市妇联开设“家庭课堂”,宣传移风易俗、正确婚恋观,开展妇女儿童维权、未成年人保护普法宣传、家政服务下乡等活动,进行整理收纳、母婴护理、养老护理等知识普及,为村民提供更多便利服务。


近年来,库尔勒市聚焦乡村妇女儿童及老年人康养需求,持续在政策保障、资源整合、服务创新上发力。通过在巴扎日设置服务摊点、“家庭医生”为居民入户建档、移风易俗宣传等方式,持续构建立体式康养矩阵。广泛发动志愿者为高龄、独居老人及妇女儿童提供上门关怀和服务,切实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绘就民生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此次“三下乡”活动累计服务群众千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便民布袋、围裙等万余份。下一步,库尔勒市将采用“集中活动+常态化服务”相结合的模式,针对远郊乡巴扎日人流量大、群众热情高的特点,积极开展“欢乐大巴扎”活动,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将“三下乡”变成“常下乡”,让优质资源持续赋能乡村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通讯员 彭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