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学 强师资 育新人——库尔勒市以教育软实力增强发展硬支撑

发布时间:2025/09/10 11:19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点击数: [打印]

9月,库尔勒市第三十一幼儿园、市第三十七幼儿园、市璞悦观景园幼儿园等5所新建成幼儿园正式启用,新增1620个优质公办学位,方便附近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展现库尔勒市教育事业新图景、新气象。


近年来,库尔勒市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教育作为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抓,扎实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中国式现代化梨城实践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聚焦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在党建引领、思政领航、资金配置、教师队伍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点工作中持续发力,推动教育优先实现高质量发展。



点燃“红火把”,把稳立德树人“方向盘”

“通过系统学习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从思想上认同党的先进性,行动上践行党的要求。身为人民教师,我始终牢记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今后一定以更高标准要求自身。”在库尔勒市委教育工委2025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上,阿瓦提乡中心学校教师朱玉芳宣誓道。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近年来,库尔勒市委、市人民政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党建工作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让“红色引擎”的轰鸣响彻校园的每一寸土地,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教书育人第一线。

截至目前,全市教育系统共有基层党组织117个,党员教师3232名,在教师队伍中党员占比46%。同时,积极创建53个党建教育品牌,设立924个党员先锋岗,通过“党建+德育”“党建+教学”模式,将红色基因融入育人全过程。



夯实“硬基础”,拓展教育资源“新空间”

近年来,库尔勒市持续优化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夯实育人根基,不断提升硬件建设与资源配置水平。“十四五”以来,库尔勒市累计投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3.46亿元,用于新改扩建学校、幼儿园29所,新增学位1.5万个。通过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等举措,实现“家门口的好学校”全面覆盖。市民亥仁古力·牙生的孩子就读于和什力克乡中心学校,这所去年改造护眼灯、今年改建体育场的学校,让家长十分满意,并感慨孩子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从实际情况出发、从群众需求出发,创新实施一系列教育民生工程,解决好家长群众急难愁盼的关键问题,让“实事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全市18所中小学配备护眼灯8803盏,惠及2.3万名学生;全市13所中学适配教学计算机1275台;全市中小学采购配备教学一体机100余套;新改建5所学校体育运动场,总面积约28580平方米。


库尔勒市还积极遴选市第八小学、第五中学、第十二中学、第十三中学及第十六中学等9所学校为实验校培养名单,让优质教育资源的“活水”不断流动,让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红利。如今,库尔勒市正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数字化建设与应用,聚焦智慧校园基础核心建设,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高效路径,将数字教学融入学科教学,借助多媒体辅助使课堂充满活力。



锻造“引路人”,激活教师发展“领航员”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始终是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实施“青蓝工程”“名师培育计划”,构建从初任教师到教育家型校长的教师发展梯队体系,加大对青年教师、教育骨干、名师名校长的培育力度,举办名师讲坛,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持续加强精神引领,强化榜样示范作用。库尔勒市实验中学党委书记魏芸说:“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成为青少年品德行为的塑造者,通过言传身教、人格魅力和教育智慧,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品格、思维与价值观。”


走进库尔勒市实验中学,“全国模范教师”沈红霞站在讲台上。执教30年来,沈红霞坚守教学一线,凭借自身的热忱与执着,为学子们成长成才注入动力。近五年来,库尔勒市新招聘高学历教师776名,引进55名硕士学历应届毕业生;全市教职工8412名,其中专任教师7350名,有全国模范教师1名、全国优秀特岗教师1名、自治区级名师6名、特级教师5名。每一组数据,都是梨城教育大厦最坚实的基石。



搭建“连心桥”,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今年,“冀疆情石库缘山水梨城壮美巴州”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开营仪式在库尔勒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举办,这是库尔勒市与石家庄市首次共同开展的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活动。2025年以来,库尔勒市依托国家级营地——库尔勒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全域推进研学实践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起“政策引领、全域联动、五育融合”的实践育人新生态,为边疆青少年铺就了一条“行走的思政课”成长之路。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研学实践活动167场次,惠及学生4.7万余名。


“在持续深化‘大思政课’建设中,我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场景化+沉浸式’育人模式,推动理想信念教育深度融入课程体系,让思政教育走出课本、融入现实。”库尔勒市教育局思想政治工作室主任曹鑫梅介绍。

库尔勒市以青少年“筑基”工程为抓手,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1个自治区高中思政红船工作室,培育3名思政教研员,116名思政课教师打造“中华诵读经典”“戏曲润校园”等校园文化品牌47个,常态开展书法、国画、民乐等社团活动,惠及9万余名学生。由河北援建的梨香小学,在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基”工作中频出亮点,打造“礼香润心”品牌特色,将国学、非遗等中华文化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各族师生筑起共有精神家园,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阅读素养教育课题实验校”、中国科学技术馆《科技馆里的科学课》“全国示范校”等荣誉。


库尔勒市将秉持“教育强市、人才兴教”理念,深入推进“五育并举”工作,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不遗余力地发展更优质均衡的教育,以教育软实力增强梨城发展的硬支撑。(通讯员 李俨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