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22日,来自山东潍坊的66名师生跨越千里,来到库尔勒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开展“丝路山水·壮美巴州”研学活动。这是继库尔勒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赴潍坊研学后,两地教育合作的深情回响,标志着鲁新研学交流由“单向输出”走向“双向奔赴”。
库尔勒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设置“楼兰小皮匠”“梨畔家园·甜蜜新疆”“桑纸艺术”特色课程,让学生触摸非遗技艺,感受地域文化与物产特色,由“听说”变为“动手做”,巧妙融入自然科学与人文历史探究。开展塔塔秘境沙漠体验活动,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通过开展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观察、东归历史讲解及九曲十八弯写生等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家国情怀;参观丝绸之路长城文化博物馆,深入了解祖国边疆的发展和历史,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博斯腾湖的湿地生态探究与“西海寄苇闲”艺术课程,将生态保护理念与艺术表达完美结合,引导潍坊学子走进巴州、了解新疆,激发浓厚的爱国情怀。
潍坊市高新区凤凰学校学生李铭远说:“在塔塔秘境骑着骆驼穿越沙海,让我体会到了‘大漠孤烟直’的辽阔,深刻了解了新疆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让我对中华民族一家亲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中央彩票公益金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实践活动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政策支持下,库尔勒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精准对接潍坊学子学情,深度挖掘巴州本土资源禀赋,构建为期7天的沉浸式、探究式学习体验。库尔勒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党支部副书记、主任郭景梅说:“看到潍坊师生跨越山海来到库尔勒,倍感亲切,我们将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平台,让每一次跨越山河的相遇都成为滋养情感、增进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沃土。”(记者孙诗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