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波澜壮阔的七十载发展历程中,水始终是书写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生命主线。对于素有“山水梨城”美誉的库尔勒市而言,水利事业更是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的生命线。从孔雀河的历年滋养到现代水利网络的精心构建,一代代水利人与全市人民一道,兴水利、保民生,将涓涓清流化为推动城市发展、保障民生幸福的持续动力。
近年来,库尔勒市紧抓历史机遇,坚持以科学治水理念为引领,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推动水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实施一系列打基础、管长远、惠民生的重大水利工程,一幅以“水安于防、水优于供、水活于用、水美于景”为蓝图的现代水网正加速成型。
普惠于民,提升安居梨城的民生水福祉。为了让农村居民享有与城市同等的供水保障,库尔勒市系统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2022年8月6日,实施总投资近1.5亿元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阿瓦提乡等4个乡镇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网384.17公里并完善配套设施。2024年3月工程顺利完工,有效解决饮水安全和用水高峰期供需矛盾等问题,显著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人居环境。近些年,库尔勒市供水事业实现从“人挑驴驮”到“龙头一开、清水自来”的历史性跨越,民生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山洪防御体系实现智能化升级。为提升防洪减灾能力,库尔勒市构建山洪灾害防御监测预警系统,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建成自动化、智能化防御平台。2012年首次进行设备采购,陆续更新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平台并根据实际情况增设设备。截至目前,已建成28个自动雨量站、1个自动雨量水位站、4个图像监测站和13个视频监控站,形成覆盖关键区域的监测网络,实现雨情、水情实时感知。库尔勒市城市防洪从被动抢险转向主动预警和精准防控,展现水务领域治理能力现代化。
兴利增效,谱写人水协调现代化篇章。为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保障粮食安全,库尔勒市稳步推进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其中,作为关键举措的末级渠系改造工程于2023年完工。该项目总投资3.03亿元,重点覆盖地下水超采区与美丽乡村示范区,在11个乡镇累计建成防渗渠道225公里,并配套量测水设施256处,显著提升渠系输水效率,实现农业用水精准计量与科学调配,为促进农业节水和推动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从昔日土渠纵横、大水漫灌,到今日防渗渠相连、智慧用水,库尔勒市农业灌溉实现从“靠天吃饭”到精细管理的跨越,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变革。
库尔楚水库枢纽工程于2022年3月31日开工,2024年11月19日下闸蓄水验收,目前已全面建成。这项坐落于库尔楚河两支流汇合口下游的标志性工程,是以灌溉和工业供水为主的综合性水利枢纽,总投资4.43亿元,总库容达927.8万立方米。水库通过科学调蓄天然来水,提升地表水供水能力,满足库尔楚园艺场灌区及上库高新区石化园用水需求,实现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由此库尔勒水利事业实现从依赖自然径流到建设调控枢纽、从“被动适应”到“主动调控”的重大飞跃,展现水资源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
库尔勒市扎实推进孔雀河(包头湖段)生态治理工程。该工程于2023年2月开工建设,2024年3月完工,总投资2895.42万元,其中新建橡胶坝2座、堤防管理道路23.73公里,完成封育14平方公里。通过系统治理,有效恢复河道生态,增强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能力,改善生态、防治风沙方面成效显著。该工程的成功实践,标志着库尔勒市实现从过度开垦后的生态修复,到主动推进“人水和谐”的标志性转变,展现生态治理模式由单一工程向系统综合的巨大进步。
继往开来,携手共创水润梨城新未来。城乡供水一体化让清泉入户,现代化灌区使沃野享霖,智慧防洪筑起安宁屏障,生态治理让孔雀河畔水清岸绿……库尔勒市以水为笔,在戈壁瀚海绘就保障民生、支撑发展、改善生态的壮丽画卷,为经济社会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之源。(记者 特力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