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访客”到“城市合伙人”,梨城与天鹅的20载约定
发布时间:2025/11/03 18:00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打印]
近日,库尔勒市杜鹃河畔,多幅天鹅墙绘惊艳亮相——洁白羽翼舒展于砖石之上,与河面上悠然游弋的百余只天鹅相映成趣。这一幅幅崭新的艺术“地标”并非单纯的装饰,而是库尔勒这座城市用20年,书写“人与天鹅共生、生态与城市共荣”的生动注脚。
从“生态访客”到“河畔常客”:20载守护,绘就和美画卷
2006年,几只天鹅悄然出现在孔雀河畔,短暂停留后振翅离去。谁也没想到,这场“偶然相遇”竟成了跨越20年的“冬日之约”——次年天鹅如期归来,库尔勒市园林绿化事务中心立刻组建“天鹅中队”,队员们每日沿河岸巡逻看护,向市民和游客普及天鹅的习性和相关知识,全天候守护天鹅栖息地。


从最初的寥寥几只,到今年年初逾600只天鹅集群越冬;从偶然停留的“生态访客”,到年年赴约的“河畔常客”,20年间,天鹅与库尔勒的羁绊早已从“单向守护”变成“双向奔赴”。这份“契约”的底气,源于库尔勒市实打实的生态攻坚:“三北”生态工程筑牢绿色屏障,荒山绿化让城市绿意持续扩容,严格的污染源管控守住了碧水蓝天……一系列举措让城市生态持续向好,不仅让孔雀河、杜鹃河、麒麟桥形成稳定的“天鹅家园”,更让库尔勒成为天鹅公认的“第二故乡”。“来越冬的天鹅越来越多,‘住’得也越来越久。”库尔勒市天鹅护卫中队队长吐尔逊・艾买提的话道出了城市生态建设成效的最佳答案。
“河畔常客”升级为“城市合伙人”:以天鹅IP激活文旅产业发展动能
市民喜爱,管理者呵护,野生天鹅的认可和稳定“落户”,让这座城市赢得了“天鹅之城”的美誉。每年,不少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观赏天鹅、畅游梨城,天鹅成为了库尔勒文旅一张亮眼的名片。随着天鹅种群数量的增加和城市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库尔勒市开始深入挖掘天鹅文化的经济价值,围绕天鹅的IP创意产品不断涌现,让天鹅从“河畔常客”升级为了推动梨城发展的“城市合伙人”。


在杜鹃河畔,集休憩、购物、观景于一体的天鹅驿站于今年年初正式落成,让游客在观赏天鹅和河景的同时,也能收获独特的文化体验。库尔勒市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天鹅驿站负责人刘诗奇说:“天鹅驿站开发了许多与天鹅相关的文创产品,承载着库尔勒的城市记忆和文化内涵,让游客能够将库尔勒的独特魅力‘打包’带走。”


不止驿站,梨香街道对杜鹃河畔周围小区老旧街道和墙体进行量化提升,创作40余幅天鹅主题墙绘,讲述天鹅相恋的故事,描绘出人与天鹅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在此驻足拍照打卡。梨香街道致力于将周围街区打造成以“河流为媒、天鹅为誓、梨花为证”为主题的“天鹅誓约·爱语巷”双影漫道街区,让生态之美与艺术之美深度交融。


梨香街道办事处主任王倩说:“今年以来,梨香街道持续挖掘辖区旅游资源,将不断优化杜鹃河周边商铺品类,不断提升客流转化率。同时,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工局、科技学院等共驻共建单位,依托党员‘双报到’等举措,围绕街区业态升级、服务优化等积极建言献策,凝聚多方合力,持续推进街区文化建设。”

20载光阴,从几只天鹅的偶然到访,到数百只天鹅的集群越冬;从单一生态守护,到“生态+文旅”融合共生,库尔勒市的“天鹅之约”,早已超越了“保护一种鸟类”的生态范畴。当冬日阳光洒向杜鹃河,天鹅的羽翼与市民的笑脸相映,便是库尔勒最动人的“生态答卷”。(记者 贾吉雨)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