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梨城要闻

库尔勒棉花种业“带头人”江承波:科技赋能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产业

发布时间:2025/07/30 10:42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打印]

7月24日,在新疆晶华种业有限公司和什力克乡育种试验站,一望无际的棉田绿浪翻涌,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江承波正与育种科研技术人员并肩穿行田间,俯身察看叶色深浅、叶片的厚薄,轻捏茎秆测其韧度,细数花铃疏密。像17年前初到新疆时一样,江承波把实验室“搬进”地头。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产业

“祖辈在田里弯腰流汗,却收入微薄。我想让种棉花的农民过上更好的日子。”2008年,江承波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号召,从湖北来到新疆创业,在库尔勒市委、市政府精准招商和扶持下,于当年注册成立新疆晶华种业。

他懂育种,也是一位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经验的企业家。具备了这两种特质,江承波带领新疆晶华种业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怀着为巴州种业做点实事的情怀,带领新疆晶华种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果。


17年来,公司累计投入科研经费超5000万元,建起由21名专职育种人员组成的创新梯队,先后育成并通过审定4个自主品种,包括兴晶华198、兴晶华206、晶华棉113、晶华棉134;另有13个新品系正在参加国内外国家级及省级区试。

科技赋能把98%的增值留给农民和轧花厂

“科研最大的价值是为产业创造更大效益,把大部分经济效益送到农民口袋。”江承波说,企业只从棉花种植中赚取1%–2%的增值,将其余98%反哺给农民和棉花加工企业。晶华种业先后在巴州、博乐、沙湾等主产棉区建立6个育种站、20个测试点,配套1115亩核心试验区、5680平方米恒温仓库、3吨/时稀硫酸脱绒生产线及全程可追溯系统,确保“企业质量标准高于国家质量标准”。

目前,公司营销网络已覆盖南北疆主产棉区,并延伸至湖南、湖北、山东及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中亚五国市场。

“公司培育的‘兴晶华198’我连续推了三年,棉农回头率达百分之百。”巴州一农资有限公司负责人指着销售记录说,“去年野云沟乡1万余亩棉田换上了这个品种,亩产至少提高了50公斤,一亩地增加了400元左右的收入。现在不用推销,春天棉农排队点名要他们家的种子。”

创新服务模式打造种业“库尔勒样板”

公司成立初期,面对棉农“不敢换种”的顾虑,江承波带队跑遍库尔勒周边轧花厂和棉田,把示范田、技术培训办到农民家门口;与多家轧花厂开展深度合作,贯通“育种—种植—轧花”全产业链,引导农户种植高产、高衣分、专用型优质品种,植棉效益显著提升。多家国有大型农业企业、兵团师市及地方政府将公司品种列为推荐品种,2021年以来销量连年高速增长。

“我们将稳步推进棉花生物育种产业化和国际化布局,向上游转基因、基因编辑延伸,将传统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向国外市场拓展,在海外设立控股公司或分支机构,实现中国棉花优质品种和高产技术向国外输出。”站在棉田深处,江承波目光笃定,“让中国优质棉种走向世界,让新疆棉花产业新质生产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澎湃动能。”(记者岳思莹 实习生 刘文轩)